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业外作品

负能量的“带动”

  发布时间:2014-06-10 11:04:04


    前年,看《读者》上一篇短文,是安徽作家查一路的《每个人都有影响力》,至今稍有印象。前日闲适,偶又翻出复读。在又一次佩服文中两位主人翁传递正能量,产生“正影响力”的同时,也使我想到了正能量的另一面——负能量。

  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又或想像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

  此,即西方所说的破窗效应(英语:Broken windows theory),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癸巳年夏,林州市公安局民警郭增喜饮酒后,在一家KTV门口遇见一对怀抱七个月大婴儿的夫妇。在未发生争执的情况下,他突然将婴儿夺走,高举过头摔在地上。然而,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这起恶性案件的涉案民警郭增喜只被关了禁闭,却没有受到任何法律制裁。后,媒体曝光,“摔婴案”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摔婴民警郭增喜被依法批捕,林州市公安局局长魏书平留党察看两年、行政撤职处分,党委副书记、政委杨承栋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党委副书记苏祥顺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紧随之后,河南全省司法机关开展“正风肃纪”整顿活动。

  此,即俗话所说的:“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是说每当好人中出现了坏人,或者是大好的局面被一件小事给破坏了,或者是因为某一个人工作做得不到位而影响了整体。就是这大多数之中的极少数“害群之马”, 严重损毁了整体形象,使群众对执政党和政府产生信任危机,“带动作用”确也巨大。

  个人是家庭的成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上至社会、国家,下至家庭细胞,乃至细胞内置架构,无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亲戚家有个十来岁男孩儿,常到我们家来。几次来时,脖子总是黑黑的,脚比腌坏了的酱品还臭,那是长时间不洗澡的“杰作”。他这样,总让我想起多几十年年前,老家人曾给黑脖小孩儿所起的“雅号”——车轴。不忍的我们,一边“强行”帮他洗,也一边埋怨他:这么大了,一点不注重个人卫生,连个洗澡、洗脚都不会!而他,总是将更多的不讲卫生的理由归咎于家里的大人。后,“车轴”的父母来家,得知他们俩也是多天不洗澡、不洗脚时,且并没将这看做有什么不正常。对此,家妻在埋怨过他们后,针对孩子,向其明确指出包括洗澡在内的具体方法和要求。然而,“车轴”再来,“色味”亦然。再之后,“车轴”的祖父母来家,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其洗漱习惯,虽与“车轴”相隔一代,确如出一辙。

  我豁然,明白了亲戚家“家传色味”的根之所在。同时,对“言传身教”,有了更深的认识。不好的个人习惯就是人生的“负能量”,其虽不至亡国,但对一个人来讲,影响确是一生。

  此等,皆负能量的影响力也。当改,当戒!

责任编辑:安龙法    

文章出处:综合科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4022820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