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马小新向全区作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英模报告

发布时间:2021-03-25 10:31:20






“为民撑起法律伞,倾情唱响爱民歌。”3月23日下午,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举行政法教育整顿英模报告会,来自龙安区法院全国法院办案标兵、河南省十佳法官、巾帼建功标兵、全省法院优秀法官、安阳市十大女杰、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安阳市调解能手、国家一级法官马小新,以此为题,向全区政法干警作自己事迹专场英模报告,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先进事迹和心路历程。

“18年,对我来说是一种磨砺,更是一种修行,案件就是一切。因为见过太多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修复一层关系就可能挽救一个家庭,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在工作中抱定“只要有1%的调解可能,就要投入100%努力”的决心,不断探索,总结出了“调解八法”和“四心四好”调解法。”报告会开始后,简单的介绍完自己,马小新开门见山,直接说出了她自己根据长期办案经探索出并获推广的“马小新办案法”。

马小新讲到,对于民事调解,我总是有着一股拦不住的热情和执着,面对弱势群体,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心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性格中这种固有的执着让我从不轻言放弃,让许多难以调解的骨头案最终调解成功。也许因为是女同志,面对当事人的时候,我能更细腻地感受到他们的烦与忧,更真切地体会到他们的哀与怒,我更愿意多倾听他们,他们的哭诉总是能深深地打动我,让我不自禁地为他们所急而急,为他们所忧而忧,交流的多了,便也心意相通,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便也学会了善解人意,这样的方式使我的调解工作大大受益,我往往在他们不经意的只言片语中便能够捕捉到他们的心意,揣测到他们心理承受底线,以使调解峰回路转,最终调解成功。做法官,不仅要有女同志般的似水柔情、耐心细致,很多时候还要有男同志样的风风火火、钢铁意志。

马小新讲到,在审理民事案件中,我始终坚持快审、快结、多调解、高质量原则,广泛推广适用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简化审方式审理案件。 “能让老百姓跑一趟就办完事的,决不让百姓跑两趟”。快审快结有效地减少了群众诉累,节约了诉讼成本,缩短了审理周期,真正做到了以效率促公正。2014年,我院成立了以我名字命名的法官工作室,每年办案数量占全院30%以上,调解率可以达到50%以上,结案率每年都在98%以上,省高院院长视察工作时,对我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给予了高度肯定。2020年,我院又成立了马小新法官劳模工作室,发挥传帮带作用,推行速审模式,我带领的团队,审理全院60%的民事案件,促进了审判集约、高效、优质运行,2020年结案率100%,首次实现我院未结案件零的突破。

“作为一名合格法官,不仅是向民众诠释法律、实施法律的最终执行者,更是维护国家法律尊严、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对每起需要判决的案件,我都非常慎重,深入研究立法背景,努力把握精神实质,力求把每一起案件都打造成为经得起考验的精品案件。”马小新讲到,“在审判工作中,我深知个人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牵系着法院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作为一名一线法官,我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性修养,自觉抵制三案。”

马小新讲到,18年来,我像钟表上的秒针,不停奔跑,2013年结案335件,2014年388件,2015年429件,2016年349件,2020年392件,5+2”、“白+黑”就是我的生活常态,往往一整天忙的喝一口水的时间都没有。长期快节奏的工作甚至改变了我的性格,让我变成了语速快、走路快、思维快、行动快的急性子,作息时间是由案件定,不到晚上9点,办公室的灯从不会熄灭。晚上到家,悄悄摸到厨房,找剩菜剩饭对付一顿。长期的饮食不规律,我患上了胃病,经常痛得直不起腰。每天满脑子都是哪个案件快到期了,哪个案件怎么处理,吃饭想、走路想,睡觉也在想。碰见同事,常常是对面看见却无视而过,他们常调侃说我眼光高。时间长了他们都知道是因为我经常走路想案件,头脑在高速运转,所以无视四周。我的世界特别简单、生活更加简单,单位、家,两点一线,永恒不变,除了案件还是案件,我看到其他女同志,经常和闺蜜逛逛借,喝喝茶、聊聊天,我却从未有过这样的闺蜜,也从未有过这样闲适的生活。案件就是我的全部乐趣、爱好和生活。

“由于每天高密度的工作,我几乎很少有时间照顾丈夫和孩子。我爱人患有肝病已有二十几年,每次住院治疗都是他一个人,我连最基本的陪护都做不到。儿子成长的路上,我更是每每缺席。虽然丈夫常年服药,身体虚弱,可为了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他除了尽心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外,还承担了几乎全部的家务以及接送孩子、参加学校活动、教育孩子的事务。对于丈夫,我心存感激,对于孩子,我只能愧疚无言。

如果说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妻子和妈妈,我还是一个不孝顺的女儿。因为案情需要去外地时,我常常是说走就走,从没因家事拖延过行程,即使在2006年年底我父亲因患结肠癌住院手术的情况下,我也没把案件往后拖延,等我远赴外省办案回来,父亲的手术早已做完。丈夫经常说:家就像是我的旅店,要么一走十几天,要么每天8、9点钟才能回家。我也知道,为了工作,我欠孩子、欠父母、欠家庭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2016年年初,我右眼总是飘移着一大块黑影,想忙完一阵子再去检查,结果一拖再拖,10月在山西办案时,右眼视网膜突然脱落。住院期间,因为放心不下案件,我戴着眼罩用手机写判决,通过微信、电话安排庭室工作,,硬是没有拖延一起案件。2016年的最后一天,全院已经放假,重霾锁城,我却来到法院,对一起系列案件做最后一次调解。晚上七点,调解卡在被告单位负责人的最后表态上,得知负责人正在单位和职工一起吃跨年饭,我立即决定亲自去被告单位一趟。黑漆漆的夜已被浓重的雾霾笼罩,铺天盖地白茫茫一片,能见度不足20米,当时刚做完手术,我还戴着眼罩,只有左眼能看见东西,而且左眼又高度近视,当时就是靠感觉,摸索着走进了被告单位,被告负责人很是惊讶,感于我的执着,终于点头同意调解方案。报结完案件回家,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虽然缺席家里的跨年团圆饭,但内心却充满了喜悦。2016年,我结案349件,没有一起超审限,办案数量全院最多。”

在报告中,她用大量自己所办案件事例,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以实实在在的人、实实在在的事,为大家讲述了只属于她的家国故事。报告过程当中,多次被掌声打断,多人为她热泪盈眶。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能风雨兼程,我将把爱民护民奉于灵魂深处时时敬仰,这就是我,一个普通民事法官的追求”在持续不断的掌声中,马小新结束了她的精彩演讲报告。

责任编辑:安龙法    

文章出处:政治部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3692622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