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案件快报 -> 执行动态

龙安法院:说说银行贷款里的“那些事儿”

  发布时间:2019-06-24 09:00:55


最近一段时间,龙安法院执行局强制组的“小蜜蜂们”异常忙碌,冒着三十几度的高温每天起早贪黑地就出去了,可收队回来时候的表情,却差那么点意思。追问他们啥原因这么闹心,他们一个个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小编暗下决心,一定要搞清楚原由,于是621日跟访强制组小分队一天,终于明白了他们的痛点。

原来,让“小蜜蜂”们苦不堪言的事儿,全是银行不良贷(借)款案件引起的。在借款人名下没有任何财产或者财产不足以偿还贷(借)款的情况下,担保人就要按担保责任承担。而每起案件的担保人三五个、七八个不等,寻找起来工作量大不说,难度也很高。有的担保人情愿被拘留,也不想掏这笔“冤枉钱”。我们的“小蜜蜂”们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成绩往后退。

跟访了一天,我特别想用真实的案例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告诫或者警醒那些想要担保或者已经在担保的人们,别再因为人情、面子而搭上自己的前程,毁掉原本有的亲情、友情。

 

担保“杀熟”记之——战友坑战友

 

王某是一名复转军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的儿子不但学习好,在书法培训班里成绩也很突出,经常得到老师的夸赞。本来一家人的日子可以安静美好地持续下去,突然有一天,王某接到战友一个电话。战友称他的一个亲戚做生意急需一笔资金周转,想让王某做个担保人向银行贷款。王某起初是拒绝的,自己安分守己,再难都没向别人张口借过一分钱,何况现在是帮一个不认识的人担保贷款。可架不住战友软磨硬泡,王某最终答应了。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战友的亲戚做生意全赔了,欠了一屁股债后音信全无,执行法警将王某和其中几位担保人拘传至法院。此时王某捶胸顿足,后悔当初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拒绝担保。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现金+转账凑足了自己份额内的钱款交给了执行干警。王某还拿着带过来的现金,拍了一张自拍照当做手机屏保,时刻提醒自己以后再也不做担保人了。

“真丢人!活了大半辈子,因为给人担保还被带到法院。我这纯碎是被人情给坑的,以后说什么都不会再给人担保了”。

 

担保“杀熟”记之——角色转变,风险转嫁

 

贺某虽然靠铆焊技术不能大富大贵,但解决温饱、养家糊口还是不成问题的。下了夜班正在家休息的他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原来是本家一个叔叔说要来给他商量点事。贺某起床洗漱的工夫,本家叔叔就到了,还带来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两人进门寒暄过后直奔主题。这个男人想找个白户贷款,这样放款快,所以就找到了贺某,让贺某当借款人,自己当担保人,还要各自再找几个担保人。

就这样,贺某在本家叔叔和陌生男人“左右夹击”中沦陷,成为了一名借款人。事情仿佛按照事先写好的剧本那样,不出意外地走到了结局的地方。还是贺某在家休息的时候,执行法警将其拘传至法院。一脸蒙圈的贺某眼下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不停联系本家叔叔。联系后的结果够让贺某吐血了,当初让自己帮忙贷款的那个男人现在联系不上了。之后来了一个陌生人,跟霜打的茄子似的,交了几万块钱后走了,剩下的一二十万只能自己想办法。由于当初自己没有经过跟家人商量就擅自答应了帮人贷款的事,现在没人愿意借钱给贺某,贺某当天被司法拘留。

 

担保“杀熟”记之——谁先挺不住谁就“输了”

 

孙某是一名公职人员,21日上午被从工作单位拘传至法院。她就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天,但不知道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她是跟自己的姑父一起替人担保的,对方没见过,只听说是两口子,女的是借款人,男的是担保人,同时还找了几个担保人。就在孙某筹钱的时候,又来了一个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女人。在执行干警给她做笔录的时候,孙某得知,眼前这位跟自己是“难姐难妹”。

她是于某,是同一起案子的担保人,刚送完孩子回到家不过五分钟,就被执行法警带过来了。于某也是经过熟人介绍、撺掇成为担保人的。跟贺某俩人聊了几句后,一股愤懑委屈之情涌上心头,姐妹俩抱在一起哭了起来。

一个是公职人员,一个家里还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谁都不想再因为这件事牵涉过多精力了。互诉衷肠过后,俩人开始各自筹钱。当天下午,借款人两口子也被执行法警找到并拘传回法院。可这两口子几个电话打出去,说只能拿出一两万来,其他的看担保人能拿出来多少再想办法。

滑天下之大稽了,作为实际用款人,不是积极想办法筹钱还给银行,反而想把烂摊子推给好心的担保人。孙某、于某和申请人协商后交完钱款相继离开法院,那夫妻二人因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双双被司法拘留。最终输的肯定是他们,等待他们的,也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故事讲完了,小编的心情却是沉重的。一个个担保人被所谓的人情、面子蒙蔽,着了熟人忽悠的道,等事到临头需要担负担保责任时候呼天抢地,痛哭流涕也于事无补,只能真金白银地履行义务。

诚然,无论是公司企业扩大规模再生产,还是个体经营扩大门面想增收,本身都是一件有益于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个人经济收入的好事,但不良社会贷款不仅阻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发展,更无形中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凭一己之力虽不能力挽狂澜,但小编希望能通过这些让人痛心疾首的真实案例,提醒正准备为朋友担保的各路大咖,投资有风险,担保须谨慎!

责任编辑:安龙法    

文章出处:执行局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4051479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