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上午,安阳市龙安区法院执行干警身着便装,假扮租户,将逾期未履行的被执行人刘某成功引出,依法拘留后,促使刘某家人及时与申请人乔某达成和解协议,案件得以执结。
2013年6月初,刘某租赁了乔某位于市区的一套地下营业房,用于经营台球生意,双方签订了房租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限(两年)和租赁费(十万元/年)。合同到期后,刘某继续租赁该营业房直至2016年10月,但却从2015年8月起,就停止支付租赁费,并拖欠电费两千余元。双方虽经协商再次签订《协议》,刘某却依然未按协议支付租金,也未腾清房屋,乔某无奈只好按照协议约定将该争议交由安阳仲裁委裁决。仲裁委作出裁决后,刘某仍然未履行,乔某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接手案件后,执行干警及时向刘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相关执行文书。与此同时,调查刘某行踪的执行法警反馈回信息,刘某不但不在户籍登记地居住,连在工商部门登记的手机号都已停机销号了。刘某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又无法取得刘某行踪,案件一时陷入了僵局。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执行干警不懈查找刘某各种线索和案件突破口的时候,贴在台球室门口的一条转让信息让干警眼前一亮。按照转让信息上预留的手机号码,执行干警立即打了过去,并围绕转让费等一系列问题跟刘某进行交流,并约定了见面时间。攀谈中干警得知,对方急于将台球室转手,好回笼资金来填补投资缺口。
到了约定时间,执行干警和法警身着便装,早早来到了约定地点。刘某出现后,另一队法警在乔某确认来者就是刘某本人后,迅速将其拘传至法院。突如其来的一幕像演电影似的发生在刘某眼前,但刘某还是一口咬定现在他也是一身债务,没钱还。法院因其未在规定期限内报告财产,将刘某司法拘留。拘留期内,刘某家属主动联系乔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当场给付了协议约定的租赁费,该案执结。